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千古一剂排脓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过了。

    怀疑是免不了的,可既然李靖举荐了,想必两人都有一手吧,拿现实说事,李渊让他们立刻替李靖治病:“你们两个谁会治病?”

    “我会!”李号向前走了一步,把苏三蛋放在了身后。

    疑心没有完全消除,李渊又问:“你师父是那位哪?”

    “张仲景。”李号很自信地回答。

    站在李渊身后的两位御医很诧异,正好李渊转头问御医:“蒋季琬,许孝崇你们两个可知道张仲景的来历吗?”

    两位御医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表示不知道。

    李号心里偷着乐了,他寻思,自古医学流派就有经方派与医经派,经方派的祖师爷先是神农氏和伊尹后有东汉张仲景,医经派的祖师爷先是黄帝和岐伯后来有战国扁鹊,西晋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发现了张仲景这本书《伤寒杂病论》,并做了整理,到西晋永嘉南渡后,张仲景的徒子徒孙们都跑到南方避难去了,北方的蛮人怎么会知道有张仲景呢,这也难怪李渊问到张仲景时两个御医蒋季琬和许孝崇摇头晃脑呆若木鸡。

    若从身世考察,隋朝杨家和大唐李渊一族都是西晋结束以后几百年间民族交流融合后胡人的后裔,是少数民族胡人汉化的汉人,他们对医学的了解真的是太少了。

    李号再一寻思,目下是李渊做皇帝,药王孙思邈还不知道躲在哪里白天治病救人晚上熬油专心写他行医的经验《千金要方》呢。

    孙思邈一开始都不知道有张仲景这个人,何况这两个御医蒋季琬、许孝崇在历史上根本不值一提。

    张仲景的药方都收藏在他老人家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中,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仲景的著作烧的被烧,毁的被毁。

    渡过长江天天堑跑到南方躲避灾难的张仲景的徒子徒孙都把张仲景留下的药方当做宝贝一样私人藏着掖着,不会那么轻易就将《伤寒杂病论》中的秘方说出来的。

    自作孽不可活呀,想当初你们胡蛮子威风凛凛杀人放火不可一世,你看现今你们狼狈的样子,不就是脚气引起的脚疮都不会治疗。

    也许是张仲景他老人家冥冥之中悲悯天下苍生,几经辗转几经波折后来南方的医生终于是将《伤寒杂病论》的药方贡献给了朝廷,只可惜这要到孙思邈进宫面见太宗皇帝李世民之际才被发现。

    李号不敢再往下去想了,他喝了女朋友强加给他的安乃近从二十一世纪的后世来到大唐,目下正是李渊执政时期,他的三个儿子就站在面前,李号停止了他寰游般的遐想。

    既然都不认识李号的师父是哪一位,别无良策,李渊只好选择这一步棋,让李号先替李靖看看再说。

    先号脉,再查脉象,接着看了李靖的右脚上的疮患,跟李号心里想的一样,李靖是得了脚气引起了脓疮,得赶紧开药让他一边吃一边洗,定会痊愈。

    坐在几案前,李号提起毛笔,因为在后世的时候伤寒杂病论导师逼着让李号练习过繁体《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毛笔字,来到大唐李号将就着会拿毛笔来写几个繁体字。

    为了适应大唐生活习惯,李号特意在开药方的时候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这才不违背大唐书写法则,不然要被他们取笑的,这一点李号初次在葛继洪药肆里替苏三蛋开药时就这样去做了。

    药方开好了,李号为了表示谦虚恭敬,特意先让李渊看,李渊看了半晌,又把药方交给了御医蒋季琬,让两位御医过目,毕竟他们是医药专家。

    御医看了,唉声叹气,头摇得比先前还厉害,只是他们也别无他法,只好先按照方子抓了药让李靖试试。

    尚药御医不敢怠慢,着人抓了药为李靖煎熬好了,让李靖喝了,也让李靖用药汁洗脚,当天晚上李靖就歇在程咬金家里,第二天一早醒来,顿觉右脚不是很痛了,低头一看,脚肿也塌下去了许多。

    早晨李靖不用程咬金再抱也不用苏三蛋、李号、程处亮这些后生搀扶,他自己进了太极殿,李渊见了李靖大吃一惊,坐在卧榻上几乎惊叹地差点儿从卧榻上栽下来,忙问:“爱卿的脚疾好了?”

    李靖站定,微笑着回答李渊:“托陛下鸿福,微臣用了李号的药,疾患十去八九,想要不了几日定会痊愈。”

    昨天的那两位御医蒋季琬和许孝崇围着李靖的右脚看了半天,无法想象,他们两个再次拿起了李号开的药方只见上面是最普通不过的几位药物,像桔梗、甘草、枳实、生姜、红枣、芍药。

    许孝崇和蒋季琬两位御医满脸怀疑,李靖只用了一剂药,效果这样好,拿着李号的药方过来,指着药方问李号:“敢问李医生,你这药方是什么来头,可有名字?”

    李号知道他们会这样问,他心中提前藏好了答案等他们问呢,他们这里问出来,李号脱口而出:“这是千古名方排脓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