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首阳晴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器,它也是墨台氏族的图腾。

    后来这个第十代国君去世了,遗命小儿子叔齐继位,而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便一直不肯就位,想把国君的位置让给哥哥。可伯夷却认为父命不可违,于是便趁夜色掩护偷偷地逃跑了。那孤竹国存在的时期是蒙昧和野蛮状态的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时,人们的归属感极强,那些奴隶见大公子跑了,自然就效忠于二公子麾下,可那叔齐也是个硬气的人,既然觉得自己不合适当这个国君,自然是再三推辞,可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总需要有人主持事务,正当一众家臣、长老准备强行逼迫他的时候,他索性也学了哥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又逃跑了。

    到后来,便是大家都熟悉的武王伐纣的故事。事实与封神榜中当然有所不同,那周武王用车载着父亲文王的牌位行军,途中,伯夷、叔齐叩马进谏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意思是说,父亲死了却不想着去安葬,还在四处征讨,这是不孝顺的行为;你武王一家本来就是那商王纣的臣子,却成天想着去杀自己的主公,这是不忠的行为。

    这话说出来,当然周武王手下就有很多人不喜欢了,于是,一堆卫士冲了上去想要杀掉这两个不说好话的家伙。这时候,太公姜子牙却是看他们极为顺眼,出声阻拦住想要动手的人,评价说:“这两个人是义士,没有必要去杀他们,做那不义之事。”武王想想也对,左右是两个不要紧的人物,杀了还有损自己的名声,不如留他们一条性命,也能体现自己的仁义和大度,于是便听了姜子牙的建议把他们赶走了。

    后面的情况与封神榜记载就差不多了,那周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也就是前面明溯半夜去救那蔡琰于水深火热的黄河渡口。武王渡河后陈兵于牧野,纣王征集了70万奴隶来抵挡这些诸侯联军,不料,那些征集来的奴隶临阵倒戈,最终大势已去的纣王只得****于鹿台,至此,商朝灭亡了,周朝成了最大的宗主国。

    大家还记得前面说过的伯夷、叔齐兄弟二人,自武王取天下后,他们抵触情绪极为严重,常常以商朝遗民为荣,以食用周粟为耻,虽然不能做到八荣八耻,却将这一荣一耻发挥了极致。二兄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结果有那山民的老婆却是不屑地讥笑他们,说:“你们对商朝如此讲义气,不肯吃周朝的粟米,其实,这些所采的薇也是我们周朝之草木。”二人听了,顿时觉得十分羞愤,于是,便连那周朝的草木也不肯吃了,最终绝食了几天就饿死在首阳山中。

    此后,历代人物对伯夷、叔齐二兄弟都各有评价,许多人都对这种精神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比如说那唐朝的韩愈、柳宗元都曾经撰文称颂过他们。不过,既然有好的评价,就自然会有不同的意见,像西汉的东方朔,就一直对他们的人品表示怀疑,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意思是说,固守灭亡,不懂得改革变通的人物,又能算得上什么贤人?当然,最多的还是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来看待夷齐二贤让位与不食周粟之事的,比如说现在就住在二人曾经隐居之地的明溯。

    “当仁不让最周全,离却人民挽局难。世界从来无定主,何须饿死首阳山。”实在太晚了,明溯顾不得感慨多少,便被小侍女催促着陪那蔡琰一并造小人去了。徐庶自然是一个合格的书童,照常抄写了三份,晾于廊下,只待天明干燥后便收入囊中。

    有了鄂候夫人随身偷窥,明溯每次来了兴致总感觉有一丝心理障碍。这一夜,蔡琰过得极为不爽,奈何明溯一直提不起精神,她总不能放下女子的矜持,再去练习逆推吧。

    次日清晨,公鸡尚未打鸣,归心似箭的明溯就早早地爬了起来,站在亭前的小广场上,远远地眺望天空,只见霞光如涂,斑烂绚丽,极目之处,一轮红日,如同蛋黄,喷涌而出;余光扫过河东,巍巍太行顿时横空凸显眼前,滔滔黄河犹如一条金黄色的腰带,缠绕奔流,一泻千里;南边伏牛山脉众峰插云,逶迤蜿蜒,中间伊水洛水,宛如两条白练,在晨起的阳光下玉光粼粼。

    正欣赏得入迷,明溯突然听到身后那亭舍的大门“吱呀”响了一声,骤然回身一看,只见一个贼眉鼠眼、唇间还留着一溜小胡子的老苍头从里面行了出来,背后晨雾之中,亭台楼阁,依稀朦胧,陵峦起伏间,远望帝都如同那苟延残息于众多坟冢之间的一座死气沉沉的鬼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