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拋诗砸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这首被称作“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的诗歌一出,惊叹声一片。

    凝练而繁复的句子,可以令人反复咀嚼。其中就“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句,笔力千钧,耐人寻味。

    “好诗!好诗!太棒了!”

    孙阳刚刚读完前面一首诗,看了这首《寻李白》,忍不住大声赞叹:“这样的一首诗歌,堪称华夏诗坛的佳作!就算是往前几十年,放在那个诗歌繁盛的年代,也绝对是极为难得的佳作!”

    钱新伟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这首《寻李白》,是叶峥的反击,对他刚才“只能在情情爱爱上做文章”那句话的反击。而且相当有力,就像是一只巴掌,狠狠地打在了他的脸上!

    叶峥将这首诗歌写完,放在一边,又拿起一张纸。

    钱新伟看着叶峥平静的神情,飞舞的笔尖,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好像今天,他面前的这个人真的要创造出一番奇迹……

    而叶峥此时也浑然进入了一种神奇的状态之中,前世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诗人,那些各种风格的诗歌,仿佛是打开了闸门的洪水,充满在他的脑海中。

    那是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大声歌颂,那是他们在孤寂的灯光下默默思索,那是他们在痛苦的煎熬中兀自挣扎……

    他的笔尖不停,一首首诗挥洒在一张张白纸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谁能比海子更凄苦,却能在孤独绝望中写下这种朴素明朗而又真诚善良的祈愿!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谁能比舒婷更抒情更朦胧。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席慕容奶奶的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自然流露。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言情小说作家张小娴来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前辈用短短的两行字,作出了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

    ……

    一首首诗不停地落在纸上,一张张纸被孙阳朗诵着,然后在人群中流传阅读。

    一个个过往的路人被吸引过来,见证着叶峥所创造的奇迹。

    所有能看得见叶峥的人,看叶峥的表情都变化了,震惊,佩服,赞叹,不可思议……

    那个世界的一篇篇佳作,通过叶峥的手猛然出现在这个世界,将无尽的震撼带给了这个世界第一次见到它们的人们。

    钱新伟的面色难看,却也和别人一样难以掩饰眼中的震惊之色。

    谁能想象得出,一个大一的学生,年纪最多不过二十岁的人,竟然把一首首经典名作像是搬大白菜一样搬出来。

    又是一首首诗歌落在一张张白纸上,孙阳的嗓子已经哑了,却还在兴奋地朗诵着。

    马慧洁和林雨嘉看叶峥的目光闪烁着难以言说的光芒。

    叶峥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首了,只不过原本的一沓白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

    他停下来,活动了活动有些发酸的手臂,抬起头看着目光呆滞的钱新伟,问道:“我的这些诗,能不能证明华夏诗歌还存活着?”

    钱新伟目光呆滞,不知所措,张了张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奇才!奇才!”一道兴奋的声音响起,人群分开一个通道,一个头发略微花白的男人走进来,他的手里拿着几张叶峥的诗,他看着叶峥的眼神,就像是看着一块发光的宝石。

    “文学院的蔡院长。”孙阳轻声对叶峥说明了来人的身份。

    叶峥对着蔡院长微笑着点点头,却没有对他说话,将目光再转回钱新伟,冷然道:“如果你没有见识过有才能的人,就不要说那些人云亦云的言论!如果你以后再这般行事德行,就不要让我再看到你出现在我面前!”

    “我……你……”钱新伟面色苍白,浑然没有了之前的淡定和得瑟,他像是一只受到惊吓的小老鼠,瑟瑟发抖。

    而众人看钱新伟的眼神,各式各样。有厌恶鄙视的,有怜悯的……

    鄙视者鄙视其先前伶牙俐齿的言论嚣张模样和现如今神情的鲜明对比。

    怜悯者心知先前钱新伟说的话其实也并无道理,可惜他今天遇到了叶峥这样一个举世难寻的诗歌奇才。

    叶峥冷哼一声,转过身,拿起笔在最后一张白纸上写下今天的最后一首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首传唱三百多年的七言律诗,仿佛一记重锤砸在了钱新伟最后一层薄弱的心理防线上。

    他的眼前一黑,在一片惊呼中摔倒在人群中。

    作者的话:

    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无证据能证明是是泰戈尔所创作。而在张小娴的作品中却是的确出现的,所以我也相信这是张小娴的作品。

    二,文中设定的世界改变走向的时间是1600年的明末,所以纳兰的这首诗是不存在的。

    三,今天可能只有一更,我明天有事,所以今天再写了就要明天更。所以……明天也可能只有一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