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失去姓名的可怜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人刚走出去没多久就碰到了一个人。之前自我介绍过的,好像是叫什么范甜。

    范甜看了他们一眼,很隐晦的打量了他们,没发现什么线索后,微微笑,就略过他们走进了二楼尽头的房间——放着芭蕾舞服装的房间。

    三人并没有在意那人的奇怪态度。

    毕竟,在门里,只要自己人没事就好,管那么多,他们又不是菩萨,来门里面救苦救难的。

    “我先打头阵,未雨在后面,欢酒你在中间就好。”

    阮澜烛分配完各自的站位,就率先走了出去。宋玖欢对此,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很大程度上,他们在保护自己。她心里很感激。

    阮澜烛为什么会不介意保护她呢?可能和自己身后的男人有关系。难不成,这个男人说了什么?

    算了算了,还是先找线索吧,大不了出门直接问问好了。宋玖欢紧跟着上去,陈非在后面看着前面的人,一会点头一会摇头的。

    这是发现什么了吗?见她走了,警惕的看了一眼二楼的尽头和一楼的方向。安全,他也跟了上去。

    他可不想在他们刚上去的时候,二楼刚进去的女人和一楼不知道在哪里的管家会突然出现。

    楼梯的扶手很干净,没看出与一楼二楼有什么区别。

    三楼刚上去就是红色地毯铺地,很短的距离就有一扇门,那扇门的旁边是楼梯。

    阮澜烛试探性的扭了一下把手,打不开,又象征性的敲了敲门,没有人回应。

    这从自己的长发上拆开了一个黑色发卡,对着锁芯捣鼓了一会,门就开了。很淡定的走进去。

    宋玖欢:(⊙o⊙)

    陈非走上来的时候,就看到了一脸惊讶的宋玖欢。“正常操作了,放心,我们在现实世界里,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做。”

    走进去,里面别有洞天。

    一进去,大概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扇帘子隔绝着。这里是一个小的空间,也不算小吧,大概就普通的阳台大小。

    这里放了一个展柜,展柜里摆放着很多奖牌和奖杯,以及荣誉证书,资格证之类的。

    另一侧,是一张桌子,一个懒人沙发。似乎是为了休息闲聊用的。

    三人快速且小声的搜索了一下,没看到有什么别的线索。直接往里面探索去了,陈非犹豫了一下,留在了门口替他们望风。

    这也是商量好的。

    推开帘子,走进去,四周都是立着的书架,书桌上也摆着一些书。

    看了一眼书架上的书,宋玖欢咂咂嘴,不愧是研究芭蕾舞的大师。瞧瞧,这书架上全是关于芭蕾舞的书。

    嗯?还有关于人体构造的书?奇怪,怎么会有这本书?

    宋玖欢迟疑的将书拿下来,慢慢的翻看起来。这些书,它的主人似乎经常翻阅,书页都皱了。

    大体翻了一下,看到有批注的地方都会停留一下。批注什么的,都是这个地方值得注意,怎么改善自己的形态,可以考虑往这个方面发展之类的

    在看到讲解骨架的那一部分的时候,一个特殊的地方引起了她的注意。一连好几个批注都写在同一个地方。似乎,查了很多资料,但是未果。

    “人怎么样才能突破自己身体的极限呢?——420”

    “怎么样才能完全贴合的完成一个动作呢?——425”

    “人怎样才能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完成一样动作呢?——429”

    “怎么才能在短时间达到这一要求呢?——430”

    这些个批注,很奇怪,宋玖欢拿出手机,打开相机,拍了下来。这是要做什么?不理解,可能再找找其他线索就知道了。

    又在继续看其他地方的书了。但凡是浮灰少一点的地方的书都翻了一遍。

    除了先前的那几条,没什么线索有用。

    阮澜烛走到书桌前,简单的看了一下。桌面上有一个玻璃隔层,隔层的下面全是照片。

    大大小小的全是莫桑纳夫人,手里的都是拿着奖牌和奖杯。看来莫桑纳夫人是蝉联好几年的冠军啊。

    普通且多的照片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孤孤单单立在桌面上的照片才值得关注。

    他先将玻璃层下面的照片拍了下来。又去看桌面上的。

    毕竟时间紧迫,拍完照片回去在讨论也来得及。

    只见桌面上,一张简单的个人照片立于中间,这张照片上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眼神一直盯着一个方向,完全没有之前的那些照片笑的开心。

    手里拿着的奖牌是第二名?看着不太高兴的样子。

    原来是得了第二名啊,难怪不高兴了。打开抽屉,一张老旧的报纸映入眼帘。

    “头版头条——昔日的冠军,不再蝉联,让我们欢迎新的人气王!”

    那个板块上面,以往都是出现的莫桑纳夫人的照片,此刻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

    就在她退役结婚的最后一个比赛中,输给了自己的老对手。而少年组的一个横空出世的黑马更是打破了她当年的得分,以更高的分数获得了奖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们总喜欢对比,不由得将当年的弥勒和如今的少年组冠军——枫溪·博朗做比较。

    在得出枫溪比弥勒厉害的结论后,弥勒的关注度直线下降。

    一时间,所有人的关注点全被这个年仅12岁的新人吸引了。没有人在意,这是弥勒退役前的最后一次秀场。

    就连后续的跟踪报道都没有。

    每一个媒体都想抓住枫溪这样一个黑马,还是新人,赶紧趁着热度采访她,以免被其他媒体抢了先。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